按摩手法原理和运用

  • 发布时间:2021-09-06
  • 发布者: 王莉
  • 来源: 中医名家网
  • 阅读量:220165

在振颤手法中力的运用

在按摩的过程中,术者要长时间地运用手法,势必消耗很大竺警量,所以,术考一定要合理运用手法,掌握用力原理,熟练手法,才能更好地发挥按摩的作用。振颤手法的特点是往返性和重复性。可以用频率、周期来描述其特点。振颤周期是振颤一次全振动的时间,一般用t表示,单位是秒。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全振动的次数,就是振动的频率。频率一般用f来表示,单位赫兹,赫兹符号Hz。它们之间关系式是:1赫兹等于1秒的负一次方或t分之一。这个公式告诉我们:在某位置进行振颤类手法,按摩的力度与手法的频率、周期有关。频率越大,每个周期力度越小。另外,振颤与振动范围也有关系,一般用振幅表示,按幅点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,用符号A表示。振颤能量与振幅平方、角频率平方成正比,角频率用符号∞表示,就有如下表示振颤能量E的公式:E等于W平方乘A平方,这个公式说明振颤能量与振幅、频率都有关系,振幅越大,振颤能量越大。如果没有摩擦阻力,通过保持原有的振幅,振颤将永不停息地持续下去。实际上由于摩擦阻力,以及一部分能量转化为热能,振颤的能量将越来越小,振幅也越来越小,最终会停止,此种状态称阻尼振动。机械振动在任何媒质中的传播称机械波,简称为波,在按摩中波源振动以后,传导每个质点在自己的平衡位置附近进行有规律的振动。波动时,每个质点振动频率与周期相同。在媒质传导的速度叫波速,用符号c表示,波速由媒质决定,与频率无关。波速与频率的比值叫波长,用符号入表示,关系如下:入等于f分之C 此公式表示:在一次全振动时,与波源远端质点与波源作相同的全振动时,我们可把波的传动分为横波传动与纵波传动,振动方向与传导方向行垂直称为横波传动,振动方向与传导方向同向的称为纵波。

力在振法中的运用以一手掌面平放在治疗部位,用指端或手掌面着力,上肢部作静止性用力,使手臂发出强烈的振颤,并传导到机体内转为振法。在振法操作时要求使功力集中在指端或手掌上,身体其它部位要放松,施术时指端或手掌着力都不可过于向下用力按压。动作要连续,使振颤不断地传导到机体内。一般要求连续应用2分钟以上。频率要快,一般每分钟达400~600次。用力要大,振幅随作用力的增大而增大,并向机体深处传递,从而形成波。这时我们看出,振动手法产生的波,与频率和振幅成正比。频率越快,在受术者内部传导越深。

力在攘法中的运用攘法是由腕关节的伸屈运动带动前臂的旋转运动。术者手指自然弯曲,用手背近小指侧部分,或小指、无名指、中指的掌指关节突起部分着力,附着在被按摩部位上,通过腕关节屈伸的连续动作,带动前臂的外旋和内旋,使小鱼际及掌背部在按摩部位上来回滚动。此时频率每分钟120~160次。操作时肩关节要自然下垂,肩臂不能过分紧张。肘关节屈曲20度~140度左右,角度过大,不利于前臂的旋转活动;角度过小,有碍于腕关节活动。腕部要放松,屈伸度要大,手背滚动幅度一般在120度左右,腕关节屈伸时向外滚动80度左右,腕关节伸展时向内滚动40度左右。小鱼际及掌背小指侧着力点在滚动时不可跳动,压力要均匀,动作要协调,要有节奏,不可忽快忽慢。手指要自然弯曲,掌部放松,过于紧张会影响力度。此种手法的特点是,1、接触面积大,作用范围广;2、作用力大,手臂的各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张力传导到腕关节,术者部分体重先通过手臂传递到腕关节,再通过腕关节屈伸传出。根据力的分解原理,这种力与垂直方向的夹角很小,使垂直方向得到较大的分力,因而会产生较大的作用力。当术者用力一定时,要想增大垂直方向的力,也就要减小手臂的倾斜程度,使手臂尽量靠近自己的身体。如果想增大向前滚动的推力,可使手臂远离身体。为此,术者应掌握用力的技巧,当手臂靠近自己身体时,产生垂直方向的作用力大,术者本身也省力,当手臂远离自己身体时,产生的作用力小,而且术者比较费力。此种手法在运用时,要压中有滚,滚中有压。使按摩部位中心处有受庄感,两侧则一压一松,使按摩部位在受压刺激的同时,也在作振动。这种振动要消耗能量,于是振动的机械能就转化为机体内部的热能,所以在攘压处有微微发热的感觉。

力在一指禅推法中的运用。术者手握空拳,拇指自然伸直,用拇指端或拇指罗纹面着力于受力部位。操作时沉肩、垂肘、悬腕,利用腕部往返摆动,带动拇指间关节的屈伸活动,使产生的功力轻重交替,刚柔结合,持续不断,频率应在每分钟120~160次。关键是要求紧推慢移,推动频率要快,拇指着力点的移动要缓慢,随着腕部摆动,使拇指慢移。推动频率快的关壁、登,妻指指间关节的移动与腕关节的摆动要协调,并且肩关节要蝥竺,壁吴;要自然下垂,瞌肘部的位置略低于腕部,腕关节自然悬屈,导采可将腕关节用力勾紧,否则腕关节要失去灵活性,使力浮在腕部,影响功力的深部透入。为使腕关节自然放松,可使腕悬屈90度。手掌同时也要放松,自然弯曲,使拇指着力,其余四指放松。在拓用力一定莳,面积越大,压强越小。一指禅推法中的指端推、罗美面推、偏峰推的三种推法接触面积大小不一,罗纹面推的面积大于指端推的面积,而指端推的面积又大于偏峰推的面积,所以产生的压强不一样。术者作指端推或罗纹面推时,拇指取竖直位,以前臂的屈腕肌收缩时产生的张力为动力,并伴有其他肌肉收誓时产生的张力,共同沿拇指纵向传递,竖直作用于按摩部位。作用力较大,而作偏峰推时,术者拇指是倾斜的,各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张力并非沿拇指纵向传递,而是通过倾斜着的拇指传警:皂于其力臂较小,力的传递又是倾斜传递,所以偏峰推时产生的作用力也很小,一般适用于肌肉薄弱的面部按摩。

力在按法中的作用原理。术者的手指、手掌紧贴宾客按摩,部位表面皮肤,用力由轻至重,垂直向下,使力逐渐渗透到机体内部。切不可左右移动,或者突然用力。其手法主要看作用在哪个部位。按法的强度可用压强来描述,压强就是单位面积的压力,可用公式p等于S分之N来表示。由此看来,要减少平面用力,增加垂直用力,从而增大压强。在同样用力的情况下,掌按法接触面积较指按法大,所以,指按法刺激强度大于掌按法。指按法容易控制用力的强度,作用力较为强烈;而掌按法接触面积大,作用力较为缓和。 

力在点法中的作用原理。术者手握拳,使食指近端关节屈譬突起部着力,用手逐渐下压所取部位,使力逐渐渗透机体内部。童法刺激强度大于指按法,但时间不能过长常,它与揉法组成“点揉”复合手法,适用全身各部位。

力在拿法中的作用原理术者用拇指和食、中两指,或用挚堂和其他四指作对称用力,对一定部位进行一紧一松的拿捏。操作时肩臂要自然放松,以腕关节和掌指关节活动为主,以手指罗纹面为着力点,动作缓和而又连贯,用力由轻至重,每分钟拿6~10次。拿法是通过手指把皮下组织提起,然后用拇指与其他四指在机体组织两头向中间用力捏拿,以挤压穴位。压力越大,刺激强度也越大。在被提拿过程中,拿法宜由小渐大,通过压缩、松警加快气血流动,可使皮下组织尽可能多地吸收能量并转化为内能。本法刺激量大,适用于颈、肩及四肢。 

力在摩法中的作用原理摩法要求肩、肘、腕关节放松,肘关节微屈,指掌关节自然伸直,轻轻地放在按摩部位上,然后连同前臂作环旋抚摩运作,平均每分钟120次左右。在摩法中术者所作的功转化为受术部位表面热运动的内能,使表面皮肤温度升高,然后通过热传导向皮下组织渗透。由于肌肉等组织是不良导体,所以这种升温比通过内摩擦直接升温慢得多。

力在擦法中的作用原理术者操作时腕关节要放平,手的着力部分要紧贴在受术部位上,以肩关节为支点,手掌沿上下或左右方向作直线往返运动,往返距离可达到很大,频率为每分钟160次左右。手法使受术部位产生热效应是摩擦力所做的功,为了峰到更好的按摩效果,必须保持前臂和手的平直,使之产生较大的牵引力,获得较大的速度。

力在揉法中的作用原理。术者用手掌、大鱼际、掌根吸定于一定部位,作轻柔缓和的环旋转动,术者与受术者相互接触表面,产生静摩擦。揉动过程可以看作是术者通过静摩擦牵动受术者表皮,带动皮下组织运动,产生内摩擦,使术者的功能化为热运动的内能的过程。

按摩的作用及部位

五输穴。十二经脉在四肢肘,膝以下各有井、荥、输、经、合五个特点穴,称为五输穴。 推拿作用部位可分为疼痛部位及推拿特定部位(穴位经络)。疼痛部位与选择手法有关。如背部及肌肉丰满处,宜选用警法和掌揉法等,骨间隙如眼眶周围常用一指禅、指揉法。 推拿特定部位,如天位、经络可激发经气,达到调和经气,平衡内外环境的目的。五输穴功能不一,《难经》说:“井主心下满,荥主身热,输主体重节痛,经主喘咳寒热,合主逆气而泄”。其中五输穴的合穴对治疗腑病有重要作用。胃合于足三里,大肠宴零上兰虚,小肠合于下巨虚膀胱合于委中,三焦合于委阳,胆里于阳陵。临床遇到胃痛病员,除一般手法外,常在足三里穴用指揉、按,效果较好。胆囊炎病员常在阳陵泉 穴处按揉,道理即在于此。 

原穴。它是脏腑原气所经过的和留止的穴位。推拿对脏病的治疗常取有关原穴。例如心脏病员常可出现胸闷、心悸,指压大陵穴常有较好疗效;对失眠者指压神门穴亦有效果等。

络穴。它是络脉所属的穴位。络穴对于疏调表里经病最为常用。例如肺络于列缺,小儿咳嗽痰多,常可指压,指揉列缺穴,效果较好。 

郄穴它是经脉气血曲折汇聚的孔隙,郄穴多用于治疗急性病症。 

背俞穴和腹募穴。背俞穴是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一些特定穴位。腹募穴是脏腑之气聚集于腹部的一些特定穴位。这两个穴位临床很常用,有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,可治疗相关的周身和五官疾病。例如对腰痛者常按揉肾俞穴,就是因为腰为肾之府;对尿潴溜患者常指压中极穴,即因中极穴为膀胱的募穴。

当代医学关于推拿按摩手法治疗的作用原理

按摩推拿术是中医学的组成之一。其作用原理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。

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,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有机整体。以阴阳学说来概括人体内的物质和功能变化。中医认为“阴阳者天地之道也”。人体内阴阳处于相对平衡,“阴平阳秘”机体才能健康。若当“阴阳失调”出现阴阳偏盛、偏衰,机体就会产生疾病和功能异常。手法治疗包括各种方法,按阴阳属性划分,如推、揉、抖为动属阳,按、点、牵为静属阴。以此来针对疾病过程中的阴阳失调。或泻其有余,或补其不足。

调整经络、气血。中医认为机体全身气血的运行、脏腑肢节的联系、表里上下的沟通是由一个完整地经络系统来完成的。脏腑肢节一旦发生疾病和障碍就会经络不通、气血运行不畅。手法治疗是针对疾病障碍的不同,选用不同的经络、穴位施术,达到疏通经络气血、消除疾病障碍的目的。

调整筋骨,跌扑闪挫。突然外力可致筋伤骨错,或为筋歪、筋斜而“出槽”或为骨断、脱臼而“错缝”。手法治疗能使“出槽”之筋以理顺,“错缝”之骨节而归正,恢复其正常功能。

现代医学关于推拿按摩手法治疗的作用原理

推拿按摩手法治疗是由一系列各异的动作产生不同的力作用于机体,这些力产生各种不同的反应,起到治疗疾病,消除、减轻各种障碍的作用。现代科学把这种作用原理归纳为力、功(能)、信息调整。神经调节。手法的各种特定动作,对人体皮肤、肌腱、关节等处的各种感受器的刺激,通过人体“反射弧”的效果产生各种治疗作用。

手法镇痛:手法治疗使中枢神经抑制其他输入的伤害性冲突,提高痛阈。刺激脊髓和脑干释放脑啡肽,达到镇痛。

手法对内脏神经的影响:手法通过对穴位的刺激,调节植物神经功能,治疗多种内脏疾病。

手法对大脑皮层的影响:手法能改变脑电波,抑制(连续、轻柔、节律性手法)、兴奋(短促、强烈、快捷手法)大脑皮层。

手法对运动神经的影响:手法能调节运动神经的功能,使运动过度出现痉挛的肌肉放松,又能使物理的肌肉得到增强。

体液调节。手法能使机体局部组织血液循环改善,血流增加,利于炎性物质的吸收;改善组织供氧,减少体内有害化学物质的产生,促使炎症消退;使嗜中性粒细胞、T细胞、巨噬细胞增加,免疫功能加强;同时,手法能使下丘脑分泌释放多种激素,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等,提高组织细胞对有害刺激的耐受性。

心理调节。机体产生疾病后出现各种不适,由此产生心理上的忧虑、悲伤、恐惧,又可加重这些不适,疾病常见的疼痛尤其是这样。手法治疗使患者已经做好接受治疗的准备,这无疑是把患者的注意力从疾病的不适向手法作用的感受转移,加上手法对不同部位快慢、强弱的刺激,使手法从治疗作用上、心理上都得到了加强。 

QQ图片20210906100536.png

按摩手法知识还有哪些?

按摩手法贵在阴阳调和、刚柔相济。《灵枢·官能篇》云:“爪苦手毒,为事善伤者,可是按积抑痹。”其针对楚启蒙时期的按摩(推拿)法,强调了手法阳刚有力的一面。至明清时期,张景岳指出:“专用刚强手法,极力困人,……病者亦以谓法所当然,即有不堪,勉强忍受,多见强者致弱,弱者不起,非惟不能去病,而适以增害。”《医宗金鉴》亦云:“手法亦不可乱施,若元气素弱,一旦被伤,,势已难支,设手法再误,则万难挽回矣……”并指出:“法之所施,使患者不知其苦,方称为手法也。”赵学敏云::“推拿要识虚实,揉拉在缓而不痛。”《串雅》表达的也是同样的意思,均强调了手法肉的一面。近现代,始从两方面论述,提出“均匀、柔和、持久、有力、深透”的十字原则。“均匀、柔和”指出了手法阴性的一面,“有力、深透”表达了阳性的一面,持久则是在刚柔相济基础上达到高层次的功力。

阴性手法的力学剖析:阴性手法指手指手法阴柔之性,即“以意带力,柔而不刚”,并非软弱无力。柔和的手法有轻有重,即使最轻柔的手法,也要求“轻而不浮”。  

力的阴柔与以下多种因素有关。

施力的均匀性:动作快慢有序、前后均匀一致,前后动作之间的衔接如环无端。

施力线路的弧形,施力的弹性:如揉法的旋转摆动,叩法所要求的手腕的弹性力量。

操作速度的徐缓:手法保持相对匀速,从而易于达到匀速的要求。

作用力的面积的分散:从力学上掌控着力面积、力度与压强的关系,对受术者的柔和的刺激。

施术部位的质感:如一大雨际为施力点,其力最柔;掌根次之;前臂再次之。

阳性手法的力学剖析:“阳刚”既是达到手法要求的“渗透”所必要的要素,也是手法副作用的产生根源。与阴柔力相对,刚性的多少决定了渗透作用的强弱,是手法构成的主干。如扳法,在推拿手法中最难掌握、最易出危险,其原因就在于该法末期有一快速的、施力略有加大的极小幅度的旋转,具有阳刚之性,若施治略有闪失就很容易导致颈部损伤。因此年老体衰、心脏病患者应慎用

手法的阳刚和因柔性的关系:手法均由阳性和阴性要素构成,有的手法以阳刚为主,辅以阴柔;有的手法以阴柔为主,辅以阳刚。手法中只有阴阳调和,才能进退有度,既能达到效果,又能不伤人形与气。

  • 健康检查
  • 经验丰富
  • 设备安全
  • 项目安全
  • 信息保存
  • 贴心服务

本站关键词:中医,中医名家,中医专家,中国中医,中医教授,全国名中医,中国名中医

友情链接: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中国中医科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

版权所有:中国中医名家网 ICP备18008845号-1

在线联系
在线客服
TOP
扫一扫

扫一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