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文化

中医文化

葛洪对道教的影响及对中医的贡献

  • 发布时间:2021-11-19
  • 发布者: 王莉
  • 来源: 中医名家网
  • 阅读量:819056

《晋书·葛洪传》有诗曰:“稚川优洽,贫而乐道。载范斯文,永传洪藻。”葛洪是两晋时期最重要的医学家之一。“优洽”,指才思卓异而学问广博,融会贯通之意;“载范斯文”指其著《良吏传》《隐逸传》《神仙传》《郭文传》及整理《西京杂记》等著作;“洪藻”是对其著述与文学、医学价值的评价,认为它们都内容丰富,能够永传于世。《晋书·葛洪传》还说:“凡所著撰,皆精核是非,而才章富赡。”可以说高度概括了葛洪的学说及其杰出的一生。

修道为医成一家

道家与道教有时也称为道家、黄老。但严格来说,二者不完全是一回事。钱穆先生说:“先秦道家,主要惟庄老两家。此两人,可谓是中国道家思想之鼻祖,亦为中国道家思想所宗主。后起道家著述,其思想体系,再不能越出庄老两书之范围,亦不能超过庄老两书之境界。”(《中国政治思想史》)这里的“庄老”,指的是庄子和老子。

先秦以后到东汉至魏晋南北朝,是道教形成和确立的时期。葛洪生活的时代,在中国发展史上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时期。尤其是自西汉中叶以来,道家思想经过长久积蓄,在这一时期里开始复兴、勃发。中国自西汉武帝“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”以后,儒家一枝独秀,统治着政治思想等一切领域。但到了东汉后期,随着时局动荡不安和自然灾害频繁发生,“天人感应”神学的权威逐渐动摇,慢慢走向衰落,许多名法之学,包括道家思想,开始挣脱儒家思想的压抑,走向了振兴。

东汉后期道家思想的复兴,是在人生哲学的层面展开的。如张衡的《思玄赋》《归田赋》《骷髅赋》中,明显有老庄思想的存在和情怀。《思玄赋》曰:“墨无为以凝志兮,与仁义乎消摇。不出户而知天下兮,何必历远以劬劳?”儒家的以天下为己任、积极入世建功立业的思想已经揉进了修身自娱、超越世俗的情怀,这些就是后来道家所推崇的修仙人生境界。

道家思想在东汉后期的另一个重要表现,就是为道教后来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。葛洪所著的《抱朴子》为道教体系的建构确立了更加坚实的基础。《抱朴子》一书,书名或源于《老子》“见素抱朴,少私寡欲”。该书共八卷,内篇20篇,论述神仙吐纳符篆勉;外篇50篇,论述时政得失、人事臧否。还在整体上确立了道家的炼丹理论,开启了世界化学炼丹史和中药丹药的先河。

葛洪认为,物质变化是客观的、绝对的,他由此得出了物类可变的结论。《抱朴子·内篇·黄白》把物类变化的范围推得很广。在葛洪看来,变化是没有极限、没有范围的。事物会自然地从一种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类型,如高山变为深渊,深谷变为丘陵等。变化可以为人所掌握,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干预自然的变化,就能让这些变化为人所利用。人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促使事物按照自己的愿望发生改变。一切在变,一切能变,这不仅是道教的物类变化观,还是老子“反者道之动”的基本思想。

万物皆在运动,有运动才会变化,有变化才可能发展。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万物,发展到了一个极端,都会反向另一个极端。运动变化不仅是生理的常态,也是人体疾病正邪斗争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。葛洪的变化论思想,最早主要是为论证其宗教信仰,解释神仙的神通变化,虽然是哲学、医学、宗教信仰的杂糅,但也反映出宗教哲学与医学哲学的差异。

医典训诰泽被后世

欲达到长生、得道的境界,首先要长寿,长寿则意味着少病或无病。《抱朴子·杂应》指出:“古之初为道者,莫不兼修医术,以救近祸焉。”葛洪就是一位本着以医术救己救人、辅助修仙的思想,坚持多年,在医药方面多有钻研并取得了非凡历史成就的人。

中医学因其对人这一主体的关怀,导致其理论基础可以向道家终极关怀中汲取支持。所以说,“医者,道之流也”。道家以精、气、神谓之三宝,如果说中医学的发展是吸取了一定道学理论而形成的话,那反映道学关于解决终极关怀问题,就成了医学哲学重要的研究对象。

葛洪在热衷研究道教的同时,勤奋钻研医术,其编著了许多医书,尤其是《玉函方》一百卷,此书虽已佚去,内容难知,但显然是一部集医疗经验大成的巨著。同时,葛洪考虑到一些备急之作,“既不能穷诸病状,兼多珍贵之药”,对于“贫家野店”是难以购办的,于是在百卷《玉函方》基础上,精心编撰成《肘后备急方》(以下简称《肘后方》)。这部书不仅就急性传染病、慢性病及外科、儿科、眼科和六畜病的治疗方法、各种病因、症状作出正确描述,同时也奠定了葛洪在中国医学史上不可撼动的崇高地位。

《肘后方》内容包括内科杂症、外科急症、传染性热病、寄生虫病以及五官科、妇科、儿科等多种疾病。作者的原意是收集张仲景、华佗等前代名医的医方和诸家备急方药,后人又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大量内容。从今本《肘后备急方》来看,也确实保存有如扁鹊法、长桑君方、仲景方、华佗法等书所删方药的内容。

葛洪的医学贡献很多,而且许多都是开创性的贡献。尤其是在《肘后方》中对疟疾种类、症状与治疗的描述和对药物“分类归整”“药证相应”的整理,对后代陶弘景重要著作《本草经集注》中的“法象理论”具有重大启迪。其在《肘后方》卷三“治寒热诸疟方”中,将疟疾分为温疟、瘴疟、劳疟,共计方剂三十余首,其中尤以“青蒿方”为著。

葛洪最早提出“疠气”的概念,认为各种急性传染病并非鬼神作祟,而是由自然界中一种不同于“风寒暑湿燥火”等六淫之气的“疠气”所造成的。他还最早记载了羌虫病,这种病是由羌虫的幼虫(羌螨)作为媒介而散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。直到20世纪20年代,国外才逐渐发现了羌虫病的病原,是一种比细菌小得多的“立克次氏体”。

同时,葛洪还最早记载了天花的流行。《肘后方》准确而详细地描述了天花的典型症状,并且将其命名为“虏疮”,认为是由俘虏传入中原的,并第一次提出了治疗方药。他还第一次记载了狂犬病,提出应用狂犬的脑子贴敷在被咬伤的创口上,“以毒攻毒”来治疗狂犬病。葛洪提出的这种治疗狂犬病的思路,可以说是人工免疫法的先驱。此外,葛洪还最早记载了结核病,《肘后方》中不仅明确记载了肺结核的症状和发病过程,而且还指出其具有传染性,将其称为“尸注”。

葛洪在《肘后方》中还创立了多种急症治疗技术,大大提高了急症治疗效果,包括人工呼吸法、洗胃术、救溺倒水法、腹穿放水法、导尿术、灌肠术等。

更不得不提的是,《肘后方》中“青蒿一握,以水二升渍,绞取汁,尽服之”的记载启发了中医后学,以屠呦呦为首的当代科学家凭借从青蒿中提取的青蒿素,挽救了全球无数患疟疾人群的生命。

葛洪的名字镌刻于人类文明史、中国医学史的荣誉墙上,永远熠熠生辉。

  • 健康检查
  • 经验丰富
  • 设备安全
  • 项目安全
  • 信息保存
  • 贴心服务

本站关键词:中医,中医名家,中医专家,中国中医,中医教授,全国名中医,中国名中医

友情链接: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中国中医科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

版权所有:中国中医名家网 ICP备18008845号-1

在线联系
在线客服
TOP
扫一扫

扫一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