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尖放血疗法!

  • 发布时间:2021-09-13
  • 发布者: 王莉
  • 来源: 中医名家网
  • 阅读量:17237

耳尖放血疗法

什么是耳尖放血?

耳尖穴属经外奇穴,在耳廓的上方,当折耳向前,耳廓上方的尖端处,具有清热解毒祛风、解痉止痛、清脑明目、镇静降压的作用。耳尖放血,属于放血疗法的其中一种,是用三棱针或毫针点刺耳头放血,是传统医学的一种特色疗法。具有和阴阳、行气血、疏经络、调脏腑作用,适用于胸膈以上的热性疾病,凡属实热之证,血瘀,邪实,热盛等所致的脏腑经络病变均可用耳尖放血疗法治疗。

为什么选择耳尖放血?为什么耳尖对那么多的疾病有效果?

耳尖放血疗法

据介绍,耳尖相比耳穴其他放血部位更容易定位和操作,疼痛也相对较轻。中医认为“火性炎上”,故上火症状多表现在咽喉以上部位。

耳尖放血疗法

耳尖在经络中为肝经所主,肝在中医里被称为“将军之官”,和情绪活动关系密切,肝脏功能失常,容易产生肝火症状,此时就可耳尖放血。中医认为少阳主风,太阳主表。由于膀胱经上至头顶再从头两侧致耳上,少阳胆经循经行耳朵。表证与太阳有关,皮肤病与风与表皆有关连,所以耳尖可以主风主表,可以治风也可以治表。少阳经也循行眼在内侧及外侧,在这里放血,可以治疗眼的疾病。心肾皆开窍于耳,且少阳经也绕耳入耳,因此耳尖放血除了活血化瘀以外,可以镇定祛风,交通心肾,所以它是治疗失眠很好的穴位。

现代医学表明:耳尖穴具有“三抗一升”的作用,即抗过敏、抗炎、抗风湿,提升机体免疫功能。耳尖放血可以促进血液循环,改善组织供血供氧,提高机体的自身免疫功能。

耳尖放血疗法

耳尖放血为什么能有效治疗高血压病呢?

因高血压病的主要发病机理是肝肾阴虚、肝阳上亢,而耳与脏腑关系密切,耳尖穴的周围,散在着手太阳小肠经、手少阳三焦经、足少阳胆经、手阳明大肠经、足阳明胃经等经脉的支脉、支别;足太阳膀胱经则至“耳上角”,与耳尖穴有着更直接的关系。耳尖放血具有祛风清热、镇肝潜阳、清脑明目之功。研究证明,耳尖放血可以影响血中一氧化氮的浓度,抑制交感神经活动,降低血中儿茶酚胺的浓度,进而降低血压,达到治疗高血压的目的。同时,该疗法还能减轻高血压病对肾脏的损害。

耳尖放血有哪些适应症和禁忌?

1、适应症。

头痛:配穴大椎、太阳,每天一次或隔天一次。

高血压:11次,1次刺一侧即可,左右交替,坚持23个月。

适合肝阳上亢型高血压,治疗期间仍须继续服用降压药。

结膜炎:配穴太阳,双耳交替,每天一次,13天。

腮腺炎:配穴关冲、少泽。

麦粒肿:配穴心俞、神堂, 每天一次,25天。

痤疮:配穴大椎、肺俞,31次,51疗程。

失眠:配穴间谷、行间、风市,适合心肾不交、心肝火旺、胃腑失和型。

肝阳上亢、实热病症。

2、禁忌症。

因肿瘤、血液病、结缔组织病、结核等引起的发热。

由先天性脊柱裂引起的遗尿。

耳尖部有炎症或冻疮时。

患有各种出血性疾病(如血友病、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等)及有出血倾向者。

处于月经期患者。

孕妇、哺乳期妇女及有习惯性流产史者,禁用刺血。

身体极度虚弱者,或暂时性劳累、饥饱、情绪失常、气血不足等情况时,应避免刺血。

耳尖放血操作重点步骤包括哪些?

评估患者病情、当前主要症状、临床表现、既往史、出凝血功能情况,患者体质、耳廓皮肤情况、心理状况及对疼痛的耐受程度。女性患者必须了解月经情况。

1、先用手指按摩耳廓使其充血。

耳尖放血疗法

取穴,把耳朵从后向前对折,耳轮上部顶端处即为耳尖穴;用安尔碘或75%酒精消毒2遍;

操作者戴手套;操作者左手固定耳廓,右手持针以垂直方向快速刺破耳尖皮肤(深度为12mm),随即将针迅速退出。

耳尖放血疗法

操作者用手指轻轻挤压针孔周围的耳廓,使其出血(如血自出,则可不必挤压,然后用酒精棉球吸取血滴。出血量根据病情、体质而定,病情轻、体质弱5-8滴,病情重、体质强壮者需1015滴。每滴直径约5mm

2、用酒精棉球或消毒干棉枝压迫片刻止血。

换另一侧耳尖穴,同样操作,每天一次或隔天一次,五次为一疗程。

耳尖放血要注意什么?意外情况如何处理?

1、注意事项包括:首先给患者作好解释工作,消除不必要的顾虑;放血针具必须严格消毒,防止感染;针刺放血时应注意进针不宜过深,创口不宜过大,以免损伤其他组织;划割血管时,宜划破即可,切不可割断血管。

一般放血量为5滴左右,宜1日或21次;放血量大者,1周放血不超过2次。13次为一疗程。如出血不易停止,要采取压迫止血。

2、遇到意外情况的处理及预防:

晕针:立即停止操作,喝温开水,躺平休息片刻即可。

血肿:挤压方法要注意,不能在局部挤压,要从远端向近端慢慢地轻轻地挤压,以防血肿发生。当有血肿发生时要及时按压,应该用消毒干棉球按压出血点1分钟左右,以防血肿扩大,一般血肿会在2天以后消失。

感染:局部严格消毒,注意无菌操作,以防止感染。若针刺后针孔发红、耳朵胀痛,涂擦碘酒或消炎药治疗。

  • 健康检查
  • 经验丰富
  • 设备安全
  • 项目安全
  • 信息保存
  • 贴心服务

本站关键词:中医,中医名家,中医专家,中国中医,中医教授,全国名中医,中国名中医

友情链接: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中国中医科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

版权所有:中国中医名家网 ICP备18008845号-1

在线联系
在线客服
TOP
扫一扫

扫一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