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色疗法:奇脉四针,穴位处方

  • 发布时间:2022-10-11
  • 发布者: 王莉
  • 来源: 中医名家网
  • 阅读量:59500

一、穴位处方

奇脉四针所选的四个穴位,属十二正经的穴位,但均为八脉交会穴之一,通于不同的奇经八脉,功效强大。“周身三百六十穴统于手足六十六穴,六十六穴又统于八穴!”

*八脉交会穴:

公孙、冲脉、胃心胸,内关、阴维、下总同,临泣、胆经连、带脉,阳维、目锐、外关逢,后溪、督脉、内眦颈,申脉、阳蹻、络亦通,列缺、任脉、行肺系,阴蹻、照海、膈喉咙。

奇脉四针,穴位处方

1、后溪穴

经脉:手太阳小肠经。八脉交会穴之一,通督脉。

取穴:微握拳,在尺侧第 5 指掌关节后的近端掌横纹,头赤白肉际处,为阴阳交界处。

功效:开太阳、通阳、扶土、转中轴。

奇脉四针,穴位处方

2、申脉穴

经脉:足太阳膀脱经。八脉交会穴之一,通阳跷脉。

取穴:外踝中央下端一厘米凹处。奇脉四针多取其阴阳交界处,故外踝尖直下至赤白肉际处。

功效:在补阳的同时,还可益气、疏导水湿。通阳跷脉,阳烧脉还可通行卫气,人白天没劲嗜睡,本穴可引卫气出。

奇脉四针,穴位处方

3、公孙穴

经脉:足太阴脾经(络穴)。八脉交会穴之一,通冲脉。

取穴:在足内侧缘,当第1拓骨基底的前下方,赤白肉际处。

功效:补阳益气,健脾胃,转中轴,调冲任。

奇脉四针,穴位处方

4、外关穴

经脉:手少阳三焦经(络穴)。八脉交会穴之一,通阳维脉。

取穴:前臂背侧,手背腕横纹上2寸,约三指宽处。

功效:外关与内关相透,有交通阴阳的作用。

二、午前的男女顺序

男子:男上肢为阳,男左手为阳。

1针:左手后溪;

2针:右足申脉;

3针:左足公孙;

4针:右手外关透内关(从阳引阴)。

奇脉四针,穴位处方

女子:女上肢为阳,女右手为阳。

1针:右手后溪;

2针:左足申脉;

3针:右足公孙;

4针:左手内关透外关(从阴引阳)。

奇脉四针,穴位处方

附:午前左右原则(6:00~21:00):上肢男左先,女右先;下肢男右先,女左先。

奇脉四针,穴位处方

三、奇经四针的具体操作(午前)

1针:补后溪穴。补泻、补后溪;男:左手后溪;女:右手后溪。

奇脉四针,穴位处方

穴性

属经:手太阳小肠经;八脉交会穴之一。

取穴:微握拳,在尺侧第 5 指掌关节后的近端,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,为阴阳交界处。

通八脉、通于督脉。

功效:开太阳、通阳、扶土、转中轴。

1)第一阶段:后溪穴的开穴——双螺旋针法

奇脉四针,穴位处方

双螺旋针法

1步:顿咳破皮

医者左拇指压住穴位边缘→嘱咐患者咳嗽一声→在患者咳时,针尖直刺进针,快速进针至皮下。

2步:(上螺旋)

呼时顺捻慢进,次到地部。

将穴位的皮下层分为天人地三部,每部分3层,共9层,9为老阳为补。后溪穴在上肢,嘱患者用鼻呼吸。

具体操作:嘱咐患者用鼻呼吸,在其鼻每呼气一次时顺时针微向下,撵转进针(龙眼),吸气时停止,共9次呼吸,慢慢地将针分9进到地部。

3步:(下螺旋)

奇脉四针,穴位处方

吸时逆捻快退,6次到天部。

将穴位的皮下层分为天人地三部,每部分2层,共6层,6为老阴为泻。后溪穴在上肢,嘱患者用鼻呼吸。

具体操作:嘱咐患者继续用鼻呼吸,在其鼻每吸气一次逆顺时针微向上撵转退针(凤眼),呼气时停止,共6次呼吸,将针分6退到天部。

4步:

汤液针法 上述开穴操作后,针尖是在天部的,接下来用汤液针法。

2)第二阶段:后溪穴的汤液针法

汤液针法

处方:男:左手后溪;女:右手后溪。

补法:针尖都向上↑为补。

奇脉四针,穴位处方

1步:顿咳破皮,医者左拇指压住穴位边缘→嘱咐患者咳嗽一声→在患者咳时,补后溪穴以小角度(<30°)进针,针尖向上,快速进针至皮下。

2步:顺捻进针

嘱患者用口呼吸,在其吸气时顺时轻微捻针(龙眼),呼气时停住。

(备注:也可按穴在上肢用鼻呼吸,穴在下肢用口呼吸)

①天部3顺撵:顿咳破皮针尖在天部,在患者口吸气时原地顺时微微捻转1下,注意针尖不可前移,其呼气时停止。重复操作3次。

② 人地6顺撵:将人部和地部平分为6层,每层1次顺捻推进。即第4次至第9次的捻针,是在患者吸气时将针顺捻,并将针慢慢向前推进,在患者呼气时停住,共经过6次吸气将针慢慢匀速地送至地部。

(备注:补的穴位进针角度要小,以15°为佳,针尖及针身全程在皮下为佳;手法好的,可以将天人地三部各分3层,每部分3层捻顺微进)

3步:呼吸补泻

因为后溪穴在上肢,选用鼻呼吸→因为补后溪穴的针尖向上,故鼻子呼气时顺时撵针,用鼻吸气时停住,为1捻→补后溪穴,原地共顺撵针9次,注意针尖不能前移。

4步:留针时间:主要以脉平或出现独处藏奸脉为指标,即可拔针。

5步:出针快慢 本穴采用补法,所以缓慢出针,迅速压住针孔。

II)第2针:补申脉穴

补泻、补申脉。男:右足申脉;女:左足申脉。

穴性

属经:足太阳膀脱经;八脉交会穴之一。

取穴:外踝中央下端一厘米凹处。奇脉四针多取其阴阳交界处,故外踝尖直下至赤白肉际处。

通八脉,通于阳跷脉。

功效:在补阳的同时,还可益气、疏导水湿。通阳跷脉,阳烧脉还可通行卫气,人白天没劲嗜睡,本穴可引卫气出。

1)申脉穴的汤液针法

汤液针法

处方:男:右足申脉;女:左足申脉。

补法:针尖都向上↑为补。

1步:顿咳破皮

医者左拇指压住穴位边缘→嘱咐患者咳嗽一声→在患者咳时,补申脉穴以小角度(<30°)进针,针尖向上,快速进针至皮下。

2步:顺捻进针

嘱患者用口呼吸,在其吸气时顺时轻微捻针(龙眼),呼气时停住。

(备注:也可按穴在上肢用鼻呼吸,穴在下肢用口呼吸)

③ 天部3顺撵:顿咳破皮针尖在天部,在患者口吸气时原地顺时微微捻转1下,注意针尖不可前移,其呼气时停止。重复操作3次。

④ 人地6顺撵:将人部和地部平分为6层,每层1次顺捻推进。即第4次至第9次的捻针,是在患者吸气时将针顺捻,并将针慢慢向前推进,在患者呼气时停住,共经过6次吸气将针慢慢匀速地送至地部。

(备注:补的穴位进针角度要小,以15°为佳,针尖及针身全程在皮下为佳;手法好的,可以将天人地三部各分3层,每部分3层捻顺微进)

3步:呼吸补泻

因为申脉穴在下肢,选用口呼吸→因为补申脉穴的针尖向上,故用口呼气时顺时撵针,用口吸气时停住,为1捻→补申脉穴,原地共顺撵针9次,注意针尖不能前移。

4步:留针时间 主要以脉平或出现独处藏奸脉为指标,即可拔针。

5步:出针快慢 本穴采用补法,所以缓慢出针,迅速压住针孔。

III)第3针:补公孙穴

补泻、补公孙;男:左足公孙;女:右足公孙。

穴性

属经:足太阴脾经(络穴);八脉交会穴之一。

取穴:在足内侧缘,当第1拓骨基底的前下方,赤白肉际处。

通八脉,通于冲脉。

功效:补阳益气,健脾胃转中轴,调冲任。

1)公孙穴的汤液针法

汤液针法

处方:男:左足公孙;女:右足公孙。

补法:针尖都向上↑为补。

1步:顿咳破皮

医者左拇指压住穴位边缘→嘱咐患者咳嗽一声→在患者咳时,补申脉穴以小角度(<30°)进针,针尖向上,快速进针至皮下。

2步:顺捻进针,嘱患者用口呼吸,在其吸气时顺时轻微捻针(龙眼),呼气时停住。

(备注:也可按穴在上肢用鼻呼吸,穴在下肢用口呼吸)

⑤天部3顺撵:顿咳破皮针尖在天部,在患者口吸气时原地顺时微微捻转1下,注意针尖不可前移,其呼气时停止。重复操作3次。

⑥人地6顺撵:将人部和地部平分为6层,每层1次顺捻推进。即第4次至第9次的捻针,是在患者吸气时将针顺捻,并将针慢慢向前推进,在患者呼气时停住,共经过6次吸气将针慢慢匀速地送至地部。

(备注:补的穴位进针角度要小,以15°为佳,针尖及针身全程在皮下为佳;手法好的,可以将天人地三部各分3层,每部分3层捻顺微进)

3步:呼吸补泻

因为公孙穴在下肢,选用口呼吸→因为补公孙穴的针尖向上,故用口呼气时顺时撵针,用口吸气时停住,为1捻→补公孙穴,原地共顺撵针9次,注意针尖不能前移。

4步:留针时间:主要以脉平或出现独处藏奸脉为指标,即可拔针。

5步:出针快慢:本穴采用补法,所以缓慢出针,迅速压住针孔。

IV)第四针:补外关穴

补泻、补外关。男:右外关透内关;女:左内关透外关。

穴性

属经:手少阳三焦经(络穴);八脉交会穴之一。

取穴:前臂背侧,手背腕横纹上2寸,约三指宽处。

通八脉,通于阳维脉。

功效:外关与内关相透,有交通阴阳的作用。

1)外关穴的开穴——双螺旋针法

双螺旋针法

1步:顿咳破皮,医者左拇指压住穴位边缘→嘱咐患者咳嗽一声→在患者咳时,针尖直刺进针,快速进针至皮下。

2步:(上螺旋)

呼时顺捻慢进,9次到地部。

将穴位的皮下层分为天人地三部,每部分3层,共9层,9为老阳为补。外关穴在上肢,嘱患者用鼻呼吸。

具体操作:嘱咐患者用鼻呼吸,在其鼻每呼气一次时顺时针微向下撵转进针(龙眼),吸气时停止,共9次呼吸,慢慢地将针分9进到地部。

3步:(下螺旋)

吸时逆捻快退,6次到天部。

将穴位的皮下层分为天人地三部,每部分2层,共6层,6为老阴为泻。外关穴在上肢,嘱患者用鼻呼吸。

具体操作:嘱咐患者继续用鼻呼吸,在其鼻每吸气一次逆顺时针微向上撵转退针(凤眼),呼气时停止,共6次呼吸,将针分6退到天部。

4步:汤液针法

上述开穴操作后,针尖是在天部的。

1)如果有需要,接下来继续用汤液针法。

2)如果不需要继续用汤液针法,则在患者吸气时,慢慢将针尖直刺送到人部,即黑洞与白洞交接处,留针即可。

5步:留针时间:主要以脉平或出现独处藏奸脉为指标,即可拔针。

6步:出针快慢:本穴采用补法,所以缓慢出针,迅速压住针孔。

【临床应用】

1、单独用效果就好。

2、配合转中轴效果更佳,可先四针+后鸠尾中轴,或四针+掌心中轴,同时留针25分钟。

3、如果四针留针25分钟后,摸出独处藏奸脉或人迎寸口脉后,出针,可再加用相应针法。

【注意事项】

因为奇经四针是运行全身的气血,其推动力量太大,气血虚患者慎用,也可先服用补气中药后再用奇经四针。注意患者体虚严重者注意手法不要太强。


提示:文章内容中若涉及配方针灸等技术,仅供参考,请勿随意使用。

  • 健康检查
  • 经验丰富
  • 设备安全
  • 项目安全
  • 信息保存
  • 贴心服务

本站关键词:中医,中医名家,中医专家,中国中医,中医教授,全国名中医,中国名中医

友情链接: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中国中医科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

版权所有:中国中医名家网 ICP备18008845号-1

在线联系
在线客服
TOP
扫一扫

扫一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