调理哮喘,有哪些常用穴?

  • 发布时间:2022-04-24
  • 发布者: 王莉
  • 来源: 中医名家网
  • 阅读量:68164

很多人把哮喘形容为“拉风箱”,这个比喻听起来有些刻薄,可实在是再形象不过,时至今日,哮喘仍然严重地困扰着很多人的健康。

通常意义上说,哮喘是比较温和的,只需简单的治疗即可,即使是严重的,经过认真调养,也比较容易治愈。

哮喘最忌讳的是延误治疗,一旦延误就有可能发展为肺气肿、肺心病、呼吸衰竭、心脏衰竭,严重的甚至死亡。另外,哮喘病人身边应该随时都有人照顾,否则也容易发生不测。

调理哮喘,有哪些常用穴?

我老家有个亲戚,就是在去赶集的途中哮喘发作,被一口痰憋住,可怜当时老人家身边连个人影也没有,更不要说有懂医的人,因此最后当他被路人发现送到小镇医院时,已经因痰堵气管时间过久而呼吸停止。

中医认为,哮喘是由于肺、脾、肾三脏的功能不足,致使体内的津液凝聚成了“宿痰”,潜藏在我们的肺里。如果此时碰到点儿风吹草动,比如外感风寒暑湿等邪气、疲劳过度或者吃了什么不合适的食物等,这些潜伏在我们体内、不甘寂寞的“宿痰”,就会找机会一涌而出,阻塞我们的肺气,导致哮喘发作。

也就是说,哮喘的主要病因是“宿痰内伏”,正如《症因脉治*哮病》所记载:“哮病之因,痰饮留伏,结成窠臼,潜伏于内。”中医认为,肺朝百脉,对血的运行有推动作用。哮喘病人如果肺功能不好,则可导致血淤;哮喘时间长了,肺气也会被损耗,气虚血运无力也会导致血淤;痰淤再和它相互纠结,就会使得哮喘反复发作。因此,肺脾肾三脏气血失调、经络淤阻是哮喘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。

调理哮喘,有哪些常用穴?

从类型上看,哮喘有寒哮和热哮之分,如果把二者混淆了,治疗不仅没有效果,还会加重病情。

前几天我就遇上这么一位病人。那天一早,我刚到医院,就见到一位老人在一个小女孩的陪同下,一路咳喘着走进诊室。当时老人呼吸急促,不停地咳嗽,而且面色发青,虽然是七月,屋里空调温度也不是很低,可老人却好像冷得厉害,不停地发抖。

小姑娘一见到我就带着哭腔说:“医生医生,快看看我爷爷,他喘得不行了!”

我一边安慰小女孩,一边为老人望闻问切:老人舌苔白滑,脉象浮紧,咳出的痰也是清稀白色的,这是典型的寒性哮喘的症状。我问小女孩给爷爷吃过什么药没有,她说吃了定喘片。那时她爷爷的备用药正好用完了,爸爸妈妈又不在家,她便自告奋勇地跑去药店买药,售药员一听是治哮喘,二话没说就给了她定喘片。

听完这些,我一下子明白了老人为什么喘得那么厉害了,原来是药不对症,我当场给老人灸了脖子后面的大椎穴和定喘穴,并让他靠在椅子上休息一会儿。半小时后,老人不再那么怕冷,咳喘也没那么厉害了。

调理哮喘,有哪些常用穴?

所以啊,我们在针对哮喘用药时,还是应该区别好寒哮和热哮,寒哮当温化散痰,热哮当清热祛痰,千万不能反其道而行之。

你该怎么区别它们呢?

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:如果病人咳出的痰是色淡清稀的,并且有怕冷的症状,那么就是寒哮,应该用射干麻黄丸;如果痰是黄稠或白黏的,并且伴有身体发烫、面红耳赤,那就是热哮,要用止咳定喘口服液。当然到底是寒哮还是热哮,该吃什么药,你最好还是去医院让医生辨证诊断一下。

很多哮喘病人还会问,如果我们也像那位老大爷一样,手头的药刚好吃完,哮喘又发作了,该怎么办呢?

我教大家一个应急的方法,就是按揉我们手掌上治疗哮喘的特效穴位——咳喘点。

调理哮喘,有哪些常用穴?

咳喘点位于食指、中指分叉处的手掌上约1厘米处,哮喘发作时只要我们用手指用力按一按这个穴位,哮喘便会减轻。如果家里有艾条,你还可以用艾条来灸。感到烫时,把艾条从穴位上方移开,隔一会儿,再灸一次,灸到症状减轻。如果不习惯用艾条,你也可以把四五根牙签捆成束,刺激这个穴位。

另外,三间穴和肺点对平喘也很有效。哮喘发作时,你可以在点按咳喘点的同时,刺激这两个穴位。当然,在你平常空闲的时候,也要时不时地按压、揉搓一下这几个穴位,它们不仅能在哮喘突然发作的时候紧急帮你平喘,更能有效预防哮喘。

另外,有些哮喘的发作并不明显。就比如,前段时间有位妇女到我这里来治咳嗽,她的咳嗽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,常常是夜间或凌晨发作,一阵一阵地干咳,既不喘又没有痰,一到白天就正常了。我感觉这位妇女有脾虚哮喘的迹象,但并不严重,于是让她每天按揉哮喘点和三间穴。

调理哮喘,有哪些常用穴?

当天晚上,她的咳嗽就减轻很多,两周之后,咳嗽彻底消失了,人也变得精神很多。能够解除病人的痛苦,对医生来说,绝对是最高的奖赏。

有的哮喘以咳嗽为唯一的症状,其他任何检査都很正常,各种抗生素、止咳化痰药对它也没有效果,请记住,这时候完全可以按哮喘治疗及预防!另外,如果因为运动或受冷空气刺激,而频繁引起咳嗽,也要警惕哮喘的可能!

本文内容摘选自王彤的《百病不生》

  • 健康检查
  • 经验丰富
  • 设备安全
  • 项目安全
  • 信息保存
  • 贴心服务

本站关键词:中医,中医名家,中医专家,中国中医,中医教授,全国名中医,中国名中医

友情链接: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中国中医科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

版权所有:中国中医名家网 ICP备18008845号-1

在线联系
在线客服
TOP
扫一扫

扫一扫